探秘:潞城“义仓”|当前报道

2023-04-11 03:10:21 来源: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

“义仓”是我国古代各地为储粮备荒建立的粮仓,隋唐时已经出现,以后历朝历代均设有义仓,并形成了一种社会制度。到了清代,为了区别不同级别的粮仓,在各州、县设常平仓,市镇设义仓,乡村设社仓,但都属于公共粮仓。潞城历史上的义仓,按照东西南北“四乡”区域的划分,主要在县城内、北乡合室镇、东乡微子镇、西乡黄碾镇、南乡南贾村,以及平顺乡等地设置,对义仓管理的相关制度予以刻碑铭记。其中,合室镇义仓负责潞城北乡一带的储粮备荒任务,并于咸丰二年(1852)在其他十三村设立义仓,成为潞城历史上义仓发展的一段佳话。

申庄遗存潞城最早记载义仓的石碑

合室古镇,今长治市潞城区潞华街道的一个古老村庄,也是潞城历史上的四大村之一,历史悠久,曾是潞城北乡一带政治与文化的交流中心。在潞城撤乡并镇之前,合室古镇为乡政府所在地,管辖二十一个村落。在申庄村三大士庙,遗存有一通刻于同治元年(1862)农历十二月的关于义仓的石碑,即《设立义仓碑》,规格约36cm×52cm,是潞城区目前发现最早记载地方设立义仓的石碑。


(资料图)

走进碑文深处,清初潞城就在合室里立有义仓一所,但在存储粮食与管理上出现了不少问题,每年不是鼠咬损耗粮食,就是库房受潮使粮食腐烂,这些问题也使义仓的负责人“仓长”很无奈。

咸丰二年(1852),合室里对义仓进行盘库清算,当时粮食储藏数量是按照“京斗”为标准计算的,共存粮食一百六十五石五斗五升一合四勺。斗是中国古代用于称粮食的量具,西周时就已经出现,又名粮斗、米斗等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又有了私斗、官斗、市斗之分,这里的“京斗”即官斗,指按朝廷的标准制作的粮食量具。古代粮食的计量单位是:合、升、斗、石。10合为1升,10升为1斗,10斗为1石。但每个朝代的计量标准又不尽相同,清代的度量衡制度始订于顺治,而完成于康熙、乾隆,计量标准为:一石为两斛;一斛为五斗;一斗为十升;一升为十合。于是,合室里各社首合议分粮,即合室镇义仓存粮一半,其他十三村存粮一半,共八十二石七斗七升五合七勺,并签下合同使各村收存为证。虽然把大库房的粮食分开了,但各村义仓库房接受捐粮与库房粮食损耗等问题依然存在。于是,申庄村李安仁、李天叙、李根王等,便筹钱置买了西岭村两处土地,租给他人耕种,每年每亩得租一斗五升粮食,弥补了库房粮食损耗。

申庄村遗存的《设立义仓碑》,看似简述设立义仓的历史,但其中记载的地租补仓规定,对当时义仓的管理是有一定特殊意义的。

潞城十三村设立“义仓”的由来

咸丰二年(1852),合室里义仓与十三村分开储存粮食后,同治元年(1862)申庄村对地租补粮的义仓管理,巩固了潞城民间义仓的发展,东山村遗存的《各社分贮义仓谷石碑》,就是最好的说明。

同治四年(1865),东山村关帝庙进行重修,工程竣工后刻有石碑,即《重修关帝庙碑志》,其碑文分两部分,前半部分是关帝庙修缮戏楼的概略,后半部分是附刻咸丰二年(1852)《各社分贮义仓谷石碑》。通过碑文得知,合室镇义仓就设在本镇关帝庙内。合室村原名“阁室村”。从词义讲,“阁室”是指阁道中的房室,而“阁道”又指栈道,即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。原来,合室一带为潞城北的山区,有禹王山、羊神山、牛王岭,合室镇位于大山之中,可谓三山环绕,其地域名片“阁室村”的含义,就不言而喻了。至于“阁室村”是如何演变为“合室村”的,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。

细细研读东山村遗存的这通《各社分贮义仓谷石碑》,因合室镇义仓存储粮食问题,曾引发了一场对簿公堂的官司。合室镇义仓设置时间久了,负责义仓的书吏和衙役们便开始心存私利,致使义仓管理不善,不但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,还在任职期内徇私舞弊,牟取私利。当地群众发现他们这种贪污行为后,不断向县衙举报,状告书役们以公谋私、向百姓敲诈粮食等问题。再者,合室关帝庙义仓又年久失修,义仓潮湿,好多存放的粮食发霉腐烂。针对这些现象,各村社首联合讨论,决定将原义仓库房移在关帝庙的东楼,但这一提议遭到合室村乡约的强烈反对与阻挠。没有办法,大家只得继续状告。咸丰二年(1852)春,潞城县衙接受了诉状。大堂之上,社首代表将事情的来龙去脉,详详细细反映给了潞城时任知县杨从龙。随后的一场官司推动了潞城民间义仓的设置。

民以食为天。知县杨从龙非常重视粮食的问题。他是大埔(今广东梅州大埔县)人,由举人任潞城知县的。杨从龙是一位心怀仁慈、处世公平,而且遇事果断勇决的父母官。他在潞城任职期间,不论百姓有多少事情,都要亲自过问处理。一次县里举行童试,他看到原场地为旧祠堂庙宇,学子们露天考试,便将县里庙学东房腾出来作为试院,并修建号舍,得到潞城百姓的称赞。再说,杨从龙作为一县知县,他深知充足的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供应、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。所以,他在公堂之上,对那些徇私舞弊的书役们严厉审讯,并对合室村那些不顾粮食安全的乡约予以惩罚。

当时,合室镇义仓担负潞城北乡一带的储粮备荒任务,杨从龙令合室镇义仓将原储藏粮食分出一半,分给具备储藏能力的北山后、桥北、东山、桥堡、申庄、余庄、中村(当时中村分关帝社、东社)、堡头、姜庄、王郭庄、沟溃、河后十三村,每村分到六石三斗六升七合三勺粮食,共分粮食八十二石七斗七升五合七勺。义仓粮食分到各村后,各村设立了义仓,自己贮藏保管自己的粮食,如果遇到灾荒年或天旱歉收,则自己负责开仓放粮,赈灾抗旱,救济百姓。

潞城北十三村义仓实行各自负责、共同遵守制度的管理模式后,凸显出两大好处:一是避免了在统计与折合中出现的弊端;二是避免了因纷争引起的官司。知县杨从龙的秉公执法,赢得潞城百姓的赞誉。各村社首们考虑到这一新改的义仓管理制度,会因年代久远和人情生变,或各村社勒石箴铭考稽没有依据,于是在咸丰二年(1852)四月二十六,将知县的公判统一刻石铭记。

追溯潞城“义仓”的设置史

考究潞城义仓设置的历史,最早叫藏粮洞,其遗址位于今长治市潞城区辛安泉镇南流村村北的一道深沟,大沟内树木丛生,沟两岸悬崖上有土石洞多处。洞口距离沟底约二十米,需要借助云梯攀爬才能到达洞口,进入洞内,巷道纵横交错,有多个分洞,而且上下三层,互相连通,各个分洞功能不同。据当地文化人士魏先生介绍,此洞是由春秋战国时期潞子国挖掘而成。据考证,潞子国都城遗址古城村距该洞仅十余华里。民间口口相传,此洞曾是潞子国储藏财宝与粮食之地,当时曾有兵丁守护,所以旁边挖有藏兵洞。民间还传说,南流村里的望南阁就是当时的练兵校场,大沟两岸南北还有护洞营寨设施。唐宋之后,这些深洞作为当地官府储藏粮食之用,即义仓,是潞城官府的主要备战粮仓。

实际上,自汉代以来,官方仓储粮食的体系已逐步建立,其中各地设置的常平仓,也称预备仓,在平抑地方粮价、保障粮食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到明清之际,常平仓管理制度逐步完备。潞城的常平仓设置在县城和平顺乡,储存谷物二万二千石。而在镇里设置义仓八处,分别是县城一处、微子镇一处、南贾村一处、黄碾镇一处、合室镇一处、青泽口一处、东藏寺一处、东禅村一处。平顺置县后,青泽口义仓、东藏寺义仓、东禅村义仓归平顺县。到民国时,潞城除南贾村与黄碾镇义仓作废外,其余镇里义仓包括乡村义仓,仍在使用。

再说咸丰二年(1852)潞城在合室镇十三村分设义仓后,实现了义仓由官办转为乡村社办与民办的转型管理,开启了潞城民间互助自救的新模式,使潞城民间慈善救济的义仓在乡村逐步建立起来,巩固了民间储存余粮赈灾的事业,保证了村社义仓管理制度的延续以及民生工程的功效,杜绝了日后混淆救助捐助制度或一些耍赖等现象,这一义仓管理新制度的运行,的确是令人满意的。潞城历史上设立的常平仓,是朝廷在地方储存粮食的主要仓库,将合室义仓改为村管义仓后,又具备了社仓的性质,这样一来,使潞城的常平仓与义仓、社仓在共同发展、相互补充的运行过程中,为平抑潞城粮价、储粮备荒的历史,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潞城义仓的兴起、社仓的发展,在实践中逐渐取代了常平仓的备荒职能。

如今,潞城区潞华街道北山后村玄帝庙遗存顺治十四年(1657)石碑《分贮义仓谷石碑》、桥北村遗存咸丰二年(1852)《分贮义仓谷石碑》、桥堡村三大士堂遗存咸丰二年(1852)《义仓碑志》、申庄村遗存同治元年(1862)《设立义仓碑志》、余庄村沼泽王庙遗存咸丰二年(1852)《各社分贮义仓谷石碑》、中村关帝庙遗存咸丰三年(1853)《关帝社分贮义仓谷石碑》《东社分贮义仓谷石碑》等石碑,这些关于当年合室镇各村为加强义仓管理,刻石铭记的制度,成为潞城义仓史上最有价值的记忆留痕。近年来,南流村对藏粮洞进行了开发与发掘,现以潞城“义仓”景点对外开放。(来源:上党晚报 郭存亭)

标签: